奶奶的三句話
□ 武卓怡
2024年農(nóng)歷九月十九日,是我從老宅出嫁的日子,看著這熟悉的院子,滿腦子想著的還是兒時在老家和奶奶一起生活的情景。
在我印象里,那時七十多歲的奶奶,每天都在一刻不停地勞作,她甚至親手把自己百年之后的壽衣都縫制好了,奶奶和爺爺?shù)膲鄄囊苍缭缇蜏蕚浜昧?。有一天我從幼兒園放學回來,看見院子里拉回來些木料,還請來了兩個木匠,我問奶奶說這是要干什么?奶奶說這是要做家具了,我知道奶奶家的那些舊家具都是破破爛爛,一聽說要做新家具,我心里也很高興??墒怯诌^了幾天,我下學回來時,卻看見院子里擺著一副基本做成型的棺材,于是我就跟奶奶和爺爺大哭大鬧,你們不是說做家具嗎?這就是家具?你們?yōu)槭裁匆_我。奶奶笑著說,我和你爺爺都七十多歲了,人老了誰都會死的。我說不行,你和爺爺都不能死……如今看著這空落落的院子,也終于接受了奶奶已經(jīng)去世了五年的現(xiàn)實。
在那個狹窄的老街道里,伴隨著街坊和親朋好友的歡笑聲,哥哥穿過熱熱鬧鬧的人群把我背上了婚車,我知道這是老家的風俗,講究的是“哥哥背妹子,好活一輩子”,寄托著美好的祝愿。我透過紅蓋頭上鏤空的碎花,淚眼婆娑的回頭望著我生活了多年的老宅子,婚車緩緩地出發(fā)了,那個熟悉的院子也離我越來越遠,直到鞭炮的煙火氣把身后的所有都淹沒了。有那么一瞬間我覺得我終于如愿從陪我長大的院子里出嫁了??墒且环N說不出的滋味涌上心頭,我也有一絲絲的惋惜,卻也不知是在惋惜什么?
從老家石侯村到婆家連家寨并不算太遠,滿打滿算也不足二十華里。但婚車開得很慢,我根本沒心思看沿路的風景,奶奶經(jīng)常掛在嘴邊的三句話一直不停地在我的腦海中回旋,就像放映電影一樣,一句一句過了一次,又過了一次,就這三句話翻來覆去,翻來覆去……
奶奶常講的第一句話就是:“孩子們,不拿出心強就活不成個人樣子”。
爸爸說我出生才六個月就送回老家讓奶奶照看了。從我剛懂點事開始,就聽奶奶常對那些上了學的哥哥姐姐們講這句話,雖然當時我并不理解“心強”是什么意思。我就問奶奶什么叫“心強”?奶奶笑著說:“心強”就是心強,我也說不來什么就是心強,就是小孩子們能學習好就是心強,不下功夫就不算心強。我又問,那大人呢?奶奶說:“大人嘛,就是把自己該做的事情都做好。哦!對嘍,你爸爸就很心強,在村里勞動了五年,吃了那么多苦,受了那么多罪,后來人家允許考學校上學了,他就白天去地里勞動,趁著中午回來吃飯的空,端個碗蹲在咱家那顆老棗樹下,拿著樹枝子在地上,今天畫個三角角,明天畫個圓圈圈,也不知道人家在干啥,嘴上還念念有詞,鄰居都說,你爸爸七竅謀了一竅。你爸爸就是這么“心強”硬是考上學校,離開農(nóng)村,成了塊“器”。我又問奶奶,什么就叫成了塊“器”?奶奶說,你這孩子真麻煩,成了塊“器”就是活得比人強了。我又問怎么就比人強了?奶奶說,你爸爸能給咱們掙回錢買好吃的,你說是不是比人強?你二伯(叔)三伯(叔)不心強,不好好念書,所以還在村里受苦。唉,當了受苦人,幾輩子也翻不了身,你看你爸爸每次回來都給你買好吃的,你哥哥姐姐們饞嘴的吧?還不是你高興了給他們一點點?所以等到我漸漸長大一點,上了學時,奶奶也經(jīng)常對我說,俺孩兒可要心強呢,爭取比他們更有出息。于是我憑著心強,考上了大學,又憑著心強獨自一個人走出國門,到了萬里之外的南半球的新西蘭,拿回了碩士學位。
奶奶經(jīng)常說的第二句話就是“要存善心,不虧欠別人”。也就是說不占別人的便宜。
她不僅能做到“不虧欠別人”,而且還懂得感恩,還無私地去幫助別人。我在奶奶身邊的時候,由于爸爸和媽媽都上班,二叔和三叔也勤快,日子過得很紅火,當然生活條件在村里就算比一般人家要好一些。爸爸每次回來都要給我們買一些好吃,比如水果之類。有一冬天,爸爸拿回來一顆西瓜,奶奶拿菜刀咔嚓一下,一切兩半,我們留了一半,她讓我把另一半抱著送給對門的劉爺爺去。我心里很不情愿,我們平時也吃不上,好不容易吃一顆還要送人。我說憑什么給人?奶奶說,你這孩子好不懂事,你爸爸小時候嘴饞,你劉爺爺家當時條件好,每天中午咱家是水煮蘿卜白菜見不到一點油水,對門是炒菜,甚至還能見到粉條豆腐,你爸爸總要端上碗不吃,等過去了,你劉奶奶就給舀上一勺子炒菜,咱們不能忘了人家。還有隔壁的富牛老娘,富牛,名字倒是很好聽,其實是既不富又不牛。奶奶說她怪可憐的,年輕時生了好幾個孩子,結(jié)果是全都夭折了,最后生個兒子,怕再沒有了,就給孩子取名,取了個“留子”。這個兒子不爭氣,日子過得緊緊巴巴,常常過來跟奶奶借錢,不是交不起電費停電了,就是生火做飯買煤氣錢也沒有了,而且基本上是只借不還,我對奶奶說再不要借給她了,她只借不還。富牛老娘至現(xiàn)在八十多歲了,都不敢告訴人們她的生日,據(jù)說是因為生日不好,才導致命不好。我想也許真的是這樣。你看看我的奶奶可真正是菩薩心腸。
爸爸在這一點上就是楷模,爸爸中專畢業(yè)后,被分配到呂梁地區(qū)建筑公司,最初是在工地上當工長,工地上的大小事情都得他來操心,幾乎是每天都要跑好幾個工地。爸爸說,那個時候真鍛煉人,就這么幾年下來爸爸掌握了過硬的本領,爸爸和工友們也能打成一片,在管理和技術兩方面都很有兩下。后來憑著心強創(chuàng)辦了自己的公司——山西騰躍建設咨詢股份有限公司,當了老板,給爺爺奶奶爭了光。但爸爸也常說,這老板可不是好當?shù)?,必須首先做到誠信,我認為其實誠信也就是奶奶所說的“不虧欠別人”,憑著誠信,爸爸的公司由小到大,又由大做到強,成為了呂梁市甚至全省的一流企業(yè)。
還有一件事讓我記憶猶新。從2011年起,我的爸爸每年春節(jié)前都要回到老家,為村里150多位八十歲以上的老人獻愛心送溫暖。每位八十歲以上的老人可以得到一份厚禮,那就是一袋大米、一袋白面、一桶食用油。每年都在奶奶家的客廳發(fā)放,那些堆積得山一樣高的物品,一兩天功夫就全部送人了。有人逗奶奶說,老嫂子,眼看著那么多好東西全都給人了,你不心疼嗎?你猜奶奶怎么回答?奶奶說,不心疼,說明咱家的日子比別人過得好,咱給人總比別人給咱好。你看看如此高的境界。
奶奶常說的第三句話就是“肚子小了不能活”。
我離開老家,被爸媽接回城里上學時已經(jīng)是六歲了,那時候的奶奶已經(jīng)是七十多歲了,說這話的時候,好像是自言自語,也好像是針對某一件事情。我似懂非懂,便問奶奶,什么就叫肚子大?有多大就算肚子大了?我看見隔壁喜兒大娘家桌子上供的那一尊彌勒佛的肚子就挺大呀,俺爺爺每天坐在坑上喝酒吃肉,肚子也快趕上彌勒佛了。逗得奶奶哈哈大笑:“你這孩子,跟了你爸爸了,盡愛瞎盤算,哎!奶奶活了七十幾了,什么樣的苦沒吃過?什么樣的罪沒過?什么樣的氣沒受過?自從十六歲(其實是十五周歲)嫁過來,你老爺當時娶了個瘋娘娘(爺爺?shù)暮髬?每天跟瘋子慪氣。在生你爸爸之前就生了一個閨女,活了幾個月就死了,接著又生了一個兒子沒過周歲也死了,你說慪氣不慪氣?接下來你爺爺當兵打仗又失蹤沒消息了四五年,你說急人不急人?好不容易把你爺爺盼回來了,惹是生非的你爺爺又被人家打成了反革命分子,這頂帽子一戴就是整整二十年。你爺被批斗挨打后不想活了,俺還要勸人家。你爸小時候五歲了,還不會走路,拄著兩根小木棍在街上幾乎是爬行,街上的人們都笑話咱,咱也只能苦笑,誰讓咱養(yǎng)了個不爭氣的兒子呢?唉!一輩子在這個家連個縣城也沒去過,每天就是喂豬打狗,洗鍋做飯,你爺爺在外邊受了氣,回到家里還要在我身上出氣,又打又罵,你說子肚子小了能活到今天嗎?唉!你們孩子們可小著呢,誰知道人的一輩子會經(jīng)歷些啥?肚量要是小了,早就被活活氣死了?!?/p>
爸爸常常對我們講,他就是遵照著奶奶的三句話才活成現(xiàn)在這個樣子的。如今,我的爸爸可厲害了,又是企業(yè)家,又是作家,又是詩人,又是國家注冊監(jiān)理工程師,又是高級工程師,又是慈善家。爸爸說,所有這些成績的取得,全憑聽了奶奶的三句話。爸爸2005年在北京清華大學總裁研修班進修過。有一天他突然對我說,他有一個重大發(fā)現(xiàn)。我急切地想知道他的重大發(fā)現(xiàn)是什么?他問我說:“知道不知道清華大學的校訓”?我說:“知道呀怎么啦”?他說:“天行健,君子當自強不息”,是不是你奶奶講的“心強”呢?我略微思索了一下,果然如此。他又說“地勢坤,君子以厚德載物”,是不是你奶奶講的不落虧欠,肚量要大?我又想了想,是呀!我的奶奶真?zhèn)ゴ?,一天學也沒上過,一個字也不識,竟然用她的三句土話,就把清華大學的校訓解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。
這時,一陣震耳欲聾的鞭炮聲和鑼鼓聲把我從胡思亂想中喚醒。該下轎車了,馬上我就要拜天地了,從此我就成了連家的媳婦,但是奶奶的三句話,我會牢牢地記在心中,為了好記我把它概括成六個字,那就是:心強、心善、心寬,這是我們家的家訓,也是奶奶傳承給我的最珍貴的嫁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