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的電視情結
□ 劉建兵
“妖怪,哪里走?吃俺老孫一棒!”電視里正播放98版《西游記》,我的思緒也被帶回二十多年前的孩童時代。
大約在我六七歲的時候,我們鄰居買了一臺黑白電視機,那是我第一次見到電視機。聽大人說上面能看見“木偶人”,感覺很好奇。我滿心期待地跑過去看,結果看到滿屏的“雪花”,聽到嘶嘶的響聲,懵懂的我好奇地看著屏幕上跳動的“雪花”,以為那就是好看的“木偶人”。
一年后,我家也買了一臺黑白電視機。那天我家來了很多人,有的羨慕地摸著,有的好奇地看著,還有的幫忙調電視、架天線,時而喊著“有圖嗎?”“再轉點”“有聲了”。人們屋里屋外不停地忙活了一下午才把電視調試好。從那時起,來我家串門看電視的人就多了起來,炕沿邊、鍋臺上都是人,非常熱鬧。記得那時候,我家的電視信號不好,我爸經(jīng)常跑到院子里“搖天線桿”。
令我記憶最深的是,1997年電視上正直播香港回歸祖國交接儀式。由于我家的電視質量太差,在儀式快要開始的時刻突然啞巴了,只能看到圖像,聽不到聲音。全家人急的團團轉,最后還是聰明的老爸辦法多,他打開收音機搜到直播頻道,利用收音機伴奏,在電視與收音機的完美配合下,我們見證了激動人心的歷史時刻。
漸漸地我們村電視也多了起來,但電視節(jié)目少的可憐,只能收看一兩個臺。后來有了像“鍋蓋”一樣的衛(wèi)星接收器,有了它就可以收看十二個臺。但是這個“鍋蓋”比較貴,在當時也得兩千多塊,相當于農(nóng)村人一年的收入,普通家庭承受不起,全村僅有少數(shù)幾家有“鍋蓋”。記得,那幾年電視上正熱播《西游記》、《天龍八部》、《新白娘子傳奇》、《雪山飛狐》等電視節(jié)目。男孩子都有武俠情節(jié),崇拜行俠仗義的大俠,經(jīng)常裝扮英雄人物,非常渴望看這些電視劇。我家沒“鍋蓋”,看不了這些節(jié)目,我經(jīng)常帶上弟弟妹妹跑到別人家里看電視。時間長了,我們這些淘氣的小屁孩兒就不受歡迎,不到時間點,就不讓我們進去,我們只好在窗子外偷聽,當聽到電視劇主題曲后,就一窩蜂地涌進去,像猴子一樣穿插在人群中。有很多時候人太多擠不進去,我們只好“戰(zhàn)略轉移”,運氣不好的話得跑好幾家,從這家到那家,再到另一家,我們滿村子亂竄。有一次,生怕誤了電視,我拼命地跑,不小心把腳脖子歪了,疼了好長時間,養(yǎng)傷的那段時間,盡管腿腳不太方便,但還要一瘸一拐地去“追劇”。
隨著改革開放不斷深入,社會發(fā)展的步伐日益加快,農(nóng)民的生活也逐漸好了起來。摩托車、液晶電視、電冰箱、電磁爐、電飯鍋等各種現(xiàn)代化的家用電器在農(nóng)村家庭基本普及??照{、電腦、私家車等高檔生活用品,也逐漸進入了許多家庭。在農(nóng)村,看電視早已告別了搖天線桿子的時代,更不需要收音機伴奏了?,F(xiàn)在,就連我的老父親都學會使用手機、電腦,他告訴我,在網(wǎng)上瀏覽新聞、點播看戲、看電影可方便了,想啥時候看就啥時候看,遇到喜歡的還可以退回來反復看。
我們喜逢這個偉大的新時代,我們感恩中國共產(chǎn)黨的領導。我相信,在我們黨的堅強領導下,隨著黨和國家精準扶貧、鄉(xiāng)村振興等一系列強農(nóng)富農(nóng)戰(zhàn)略的實施,我們的農(nóng)業(yè)會越來越興旺,農(nóng)村會越來越美好,農(nóng)民的生活會越來越幸福。